【完整指南】在Ubuntu中進行掛載(mount)操作的方法與實例教學

目次

1. 在Ubuntu中什麼是「掛載(Mount)」?

掛載的意義與作用

在Linux或Ubuntu中,「掛載(mount)」是指將儲存裝置連接到檔案系統的操作
例如,當你將USB隨身碟或外接硬碟插入電腦時,僅僅插入是不足以查看裡面的內容的。Ubuntu會透過「掛載」這個程序,將這些儲存裝置的內容顯示在如「/media」或「/mnt」等特定位置(掛載點)上。

你可以將這個過程想像成,將一個「儲存設備」這個零件安裝到「Ubuntu系統本體」上,這樣你才能使用它的內容。

這種掛載方式不僅適用於USB等可移動媒體,也適用於內建硬碟的分割區、以及網路上的共享資料夾等各類儲存裝置。

檔案系統與裝置的關係

在Ubuntu等Linux系統中,所有檔案與目錄皆以「根目錄(/)」為起點,形成階層式的結構
你可以在這個結構中建立一個空資料夾,稱為「掛載點」,並將外部儲存裝置掛載到這個資料夾,就能像這個裝置一開始就存在於系統中一樣使用它。

例如,將USB隨身碟掛載到「/media/usb」,就可以透過「/media/usb」這個資料夾來查看、複製、編輯隨身碟中的檔案。

重點在於,若裝置尚未掛載,Ubuntu就無法使用該裝置
即使系統偵測到該裝置,若未完成掛載程序,仍無法進行檔案的讀寫操作。

Ubuntu與其他作業系統(Windows/Mac)的差異

在Windows中,插入USB裝置後,系統通常會自動將其辨識為D槽或E槽等磁碟機。但在Ubuntu中,是否自動掛載取決於系統設定
若你使用的是GUI(圖形介面)環境,大多數儲存裝置會自動掛載;但若是伺服器環境或主要使用終端機操作的情況,可能需要手動進行掛載

此外,在Windows中使用NTFS或FAT32等檔案系統時,幾乎不需要特別注意。但在Ubuntu中,不同檔案系統在掛載時需要不同的選項,且支援程度也略有差異
例如,要完全支援NTFS的儲存裝置,需要安裝名為 ntfs-3g 的套件。

總結來說,在Ubuntu中,「掛載」不只是連接裝置而已,而是將其整合進檔案系統的一個重要步驟。接下來的章節將會說明具體的掛載方法與設定範例。

2. 【手動】在Ubuntu中執行基本掛載的方法

mount指令的基本語法與用法

在Ubuntu中,當你想手動掛載儲存裝置時,會使用 mount 指令。
這個指令語法簡單,但功能非常強大且彈性高。

sudo mount [選項] 裝置路徑 掛載點

例如,若要將USB隨身碟(/dev/sdb1)掛載到「/mnt/usb」這個目錄,指令如下:

sudo mount /dev/sdb1 /mnt/usb

執行上述指令後,USB隨身碟內的檔案將會顯示在「/mnt/usb」目錄下,並可進行讀寫操作。

請注意,掛載作業需要root權限,因此必須加上sudo來執行。

掛載點的建立與管理

所謂掛載點,是用來展開裝置內容的「空資料夾」。
你必須事先建立這個資料夾,才能掛載裝置內容進來。

sudo mkdir -p /mnt/usb

加上 -p 選項可以在父層資料夾尚未存在時自動一併建立。
一般來說,臨時掛載時多半會使用「/mnt」或「/media」資料夾,但你也可以指定自訂的目錄。

完成掛載後,掛載點下方會顯示該裝置的檔案內容。當你執行卸載(umount)操作後,掛載點將恢復為原本的空資料夾

裝置名稱與UUID的確認方法

在掛載裝置前,必須確認該儲存裝置的裝置名稱(例如:/dev/sdb1)。你可以使用以下指令查詢:

lsblk

lsblk 會列出目前系統中連接的區塊裝置(如HDD、SSD、USB等),包含容量與掛載狀態,使用上非常方便。

若想確認UUID(通用唯一識別碼),可使用下列指令:

sudo blkid

blkid 可顯示每個裝置的UUID與檔案系統格式(如ext4、ntfs、fat32等)。UUID在稍後設定自動掛載(fstab)時會扮演重要角色。

卸載裝置的步驟(umount)

要將掛載中的裝置卸載,可使用 umount 指令。
例如,若要卸載掛載於「/mnt/usb」的裝置,請執行:

sudo umount /mnt/usb

也可以直接指定裝置名稱來卸載:

sudo umount /dev/sdb1

若未先卸載就拔除裝置,有可能導致資料損毀。為了安全移除裝置,請務必先執行umount指令

3. 【自動】開機時自動掛載的設定方法(fstab)

什麼是/etc/fstab?其功能與原理

如果你希望Ubuntu在開機時自動掛載裝置,可以使用名為 /etc/fstab 的設定檔。
這是一個系統在啟動時會讀取的掛載設定檔案,其中定義的內容會自動執行掛載作業。

例如,如果你覺得每次開機都手動掛載外部儲存裝置或額外分割區很麻煩,就可以在 fstab 中加入相關設定,讓系統自動完成掛載。

不過請注意,如果設定內容有誤,可能會導致系統無法順利開機,因此編輯前請務必小心

使用UUID進行設定與其穩定性

在fstab中,你可以使用「裝置名稱」(如 /dev/sdb1)來指定掛載對象,但建議使用UUID(通用唯一識別碼),因為裝置名稱可能會因為USB插入順序而改變,而UUID則是固定的。

首先,請使用以下指令確認UUID:

sudo blkid

範例輸出如下:

/dev/sdb1: UUID="1234-ABCD" TYPE="vfat"

根據此結果,在fstab中加入如下設定:

UUID=1234-ABCD /mnt/usb vfat defaults 0 0

各欄位的含義如下:

欄位說明
UUID=〜裝置的唯一識別碼
/mnt/usb掛載點(掛載到哪個資料夾)
vfat檔案系統類型(例如 FAT)
defaults掛載選項(預設設定)
0 0備份與檢查的設定(通常為0)

編輯注意事項與避免錯誤的方法

fstab設定錯誤可能導致Ubuntu無法正常開機。
為了安全地進行編輯,請注意以下幾點:

  • 請先備份設定檔:在修改前,執行 sudo cp /etc/fstab /etc/fstab.bak 備份檔案。
  • 確認掛載點資料夾已存在:若不存在可先執行 sudo mkdir -p /mnt/usb 建立。
  • 進行測試掛載:確定設定正確,可使用以下指令進行測試:
sudo mount -a

這個指令會根據 fstab 的內容進行一次性掛載。若未顯示錯誤訊息,表示設定無誤。

備份與還原:編輯fstab前必做的事

萬一fstab設定錯誤導致系統無法開機,就需要進入「復原模式」來修正錯誤。

為了避免這類風險,事前的備份與檢查非常重要

編輯時建議使用簡易文字編輯器 nano,對初學者而言較為友善:

sudo nano /etc/fstab

儲存檔案:Ctrl + O,離開編輯器:Ctrl + X

4. 掛載USB隨身碟與外接硬碟的方法

FAT32・exFAT・NTFS格式的差異與對應方式

在Ubuntu中掛載USB隨身碟或外接硬碟時,確認檔案系統格式是非常重要的。常見的格式主要有以下三種:

檔案系統特色Ubuntu支援情況
FAT32幾乎所有作業系統皆可讀取Ubuntu預設支援
exFAT支援大檔案,兼容性高Ubuntu 20.04 以後標準支援,舊版本需安裝 exfat-fuse
NTFSWindows預設使用可讀取,若需寫入建議安裝 ntfs-3g

若你想完整處理NTFS格式的USB裝置,請執行下列指令安裝 ntfs-3g 套件:

sudo apt update
sudo apt install ntfs-3g

確認裝置與掛載流程(手動方式)

首先,在插入USB裝置後,使用下列指令確認裝置名稱:

lsblk

範例輸出:

sdb      8:16   1   16G  0 disk 
└─sdb1   8:17   1   16G  0 part /mnt/usb

在此例中,掛載對象為 /dev/sdb1。手動掛載前,先建立掛載點:

sudo mkdir -p /mnt/usb

然後使用 mount 指令掛載該裝置:

sudo mount /dev/sdb1 /mnt/usb

掛載完成後,你可以透過 /mnt/usb 這個目錄存取隨身碟的內容,進行正常的操作。

當無法自動掛載時的對應方式

在Ubuntu桌面環境(如GNOME)中,大多數USB裝置會自動掛載。但在伺服器環境或某些設定下,自動掛載可能會失效。

可採取以下幾種處理方式:

  1. 使用檔案管理器重新插拔裝置(限桌面環境)
  2. 使用 udisksctl 指令手動掛載:
udisksctl mount -b /dev/sdb1
  1. 檢查系統是否有辨識裝置,可使用 dmesg 指令:
dmesg | tail

如果沒有出現「new USB device」等相關日誌,可能是裝置接觸不良或傳輸線有問題。

安全卸除裝置的步驟(umount)

若在掛載狀態下直接拔除USB裝置,可能導致資料損毀。請務必先執行卸載作業:

sudo umount /mnt/usb

若不確定掛載點,也可直接使用裝置名稱指定卸載:

sudo umount /dev/sdb1

卸載成功後,該掛載點將不再顯示裝置內容,這時就可以安全地拔除USB裝置了。

5. 掛載網路磁碟(NAS)的方法

掛載Windows共享資料夾(SMB/CIFS)的步驟

在Ubuntu中,可以將Windows或NAS設備上的共享資料夾(使用SMB/CIFS協議)掛載為本機資料夾來使用。

首先,請先安裝所需的套件:

sudo apt update
sudo apt install cifs-utils

接著,建立掛載點:

sudo mkdir -p /mnt/share

然後執行下列掛載指令:

sudo mount -t cifs //192.168.1.100/share /mnt/share -o username=使用者名稱,password=密碼,iocharset=utf8

說明如下:

  • //192.168.1.100/share:共享資料夾的IP位址與名稱
  • /mnt/share:本機的掛載位置
  • -o:用來設定使用者名稱、密碼與編碼方式等選項
  • iocharset=utf8:防止日文/中文檔名出現亂碼,請務必加入

※ 若不想在指令中直接輸入密碼,請參考後續章節「安全管理認證資訊」。

設定並掛載NFS共享資料夾

NFS(Network File System)是適用於Linux系統間的檔案共享協議。

首先,在客戶端安裝NFS所需的套件:

sudo apt install nfs-common

然後建立掛載點:

sudo mkdir -p /mnt/nfs

接著,使用以下指令掛載共享資料夾:

sudo mount -t nfs 192.168.1.200:/export/share /mnt/nfs

請依據實際的伺服器設定調整共享路徑。

如果你想在開機時自動掛載,可以將下列內容加入 /etc/fstab

192.168.1.200:/export/share /mnt/nfs nfs defaults 0 0

安全管理認證資訊(使用者名稱與密碼)的方法

在掛載SMB共享時,若你不想在指令中暴露密碼,可以建立認證資訊檔案以提高安全性。

  1. 建立認證檔(例如 /etc/samba/credentials):
sudo nano /etc/samba/credentials

內容如下:

username=your_username
password=your_password
  1. 限制檔案權限:
sudo chmod 600 /etc/samba/credentials
  1. /etc/fstab 中加入掛載設定:
//192.168.1.100/share /mnt/share cifs credentials=/etc/samba/credentials,iocharset=utf8 0 0

這樣就能在開機時自動掛載共享資料夾,同時也避免密碼外洩。

防止日文或中文檔名亂碼的方法(檢查locale設定)

若在掛載SMB共享後,發現包含日文或中文的檔案名稱出現「????.txt」等亂碼,可能是字元編碼設定的問題。

如前所述,請務必在掛載時加上 iocharset=utf8 選項:

iocharset=utf8

此外,請確認Ubuntu的locale設定是否包含日文或中文支援:

locale

如果結果中未出現 ja_JP.UTF-8,可使用以下指令安裝並設定日文語系支援:

sudo apt install language-pack-ja
sudo update-locale LANG=ja_JP.UTF-8

完成後,請登出或重新啟動以套用設定。

6. 常見錯誤與故障排除指南

出現「裝置正在使用中」的情況

錯誤訊息:

umount: /mnt/usb: target is busy.

這個錯誤表示你嘗試卸載的裝置目前仍被某些程序占用中

可能原因:

  • 終端機中仍切換到該目錄(例如 cd /mnt/usb
  • GUI介面中仍開啟了該資料夾或其檔案
  • 背景程式正在使用該裝置的檔案

解決方式:

  1. 查詢正在使用該目錄的程序:
lsof /mnt/usb
  1. 關閉相關程序,或離開該目錄後再次嘗試umount
  2. 若仍無法解決,可使用 fuser 強制卸載(請小心使用):
sudo fuser -km /mnt/usb

這個指令會終止所有使用該掛載點的程序並卸載。

出現「Permission denied」時的應對方式

錯誤訊息:

mount: /mnt/share: permission denied.

這個錯誤通常是因為掛載的裝置或資料夾權限不足所導致。

解決方式:

  1. 確認是否加上 sudo
sudo mount /dev/sdb1 /mnt/usb
  1. 視需要調整掛載點的擁有者與權限:
sudo chown $USER:$USER /mnt/usb
  1. 若為SMB共享資料夾,請檢查認證資訊與網路端的權限設定

自動掛載(fstab)失效時的檢查項目

如果你已經正確編輯 fstab,但系統開機時仍未自動掛載,請檢查以下幾點:

可能原因:

  • fstab語法錯誤(例如:空格、檔案系統類型拼錯)
  • UUID 設定錯誤(可使用 sudo blkid 再次確認)
  • 掛載點資料夾不存在(使用 mkdir 建立)
  • 網路共享尚未連線完成(常見於SMB或NFS)

測試與除錯方式:

sudo mount -a

這個指令會依據 fstab 的內容重新掛載所有項目。若出現錯誤訊息,請根據提示修正設定。

使用 dmesg / journalctl 來檢查掛載錯誤的日誌

掛載失敗時,Linux核心與系統日誌可能會記錄詳細原因,可透過以下指令查看:

dmesg | tail -n 20

若需查看更多系統層級的訊息,可使用:

journalctl -xe

這些日誌有助於分析硬體錯誤或掛載參數問題。

其他常見的掛載錯誤

現象原因對策
mount: unknown filesystem type ‘exfat’系統尚未安裝exFAT支援套件sudo apt install exfat-fuse exfat-utils
掛載SMB時出現 I/O errorSMB版本不相容在掛載選項中加入 vers=1.0vers=3.0
檔案名稱出現「????」字元編碼或locale設定錯誤加入 iocharset=utf8 選項,或檢查系統locale

7. 【補充】掛載相關指令總覽與用法整理

■ 確認裝置資訊

lsblk

顯示目前連接的裝置與分割區結構。

lsblk

範例輸出:

NAME   MAJ:MIN RM   SIZE RO TYPE MOUNTPOINT
sdb      8:16   1   16G  0 disk 
└─sdb1   8:17   1   16G  0 part /mnt/usb

blkid

查看UUID(通用唯一識別碼)與檔案系統格式。

sudo blkid

■ 掛載與卸載

mount

基本掛載指令,用來連接儲存裝置。

sudo mount /dev/sdb1 /mnt/usb

若需指定檔案系統與參數,也可寫成:

sudo mount -t vfat -o uid=1000,gid=1000 /dev/sdb1 /mnt/usb

umount

解除掛載(卸載)裝置。

sudo umount /mnt/usb

或直接指定裝置名稱:

sudo umount /dev/sdb1

■ 自動掛載相關

/etc/fstab

系統啟動時自動掛載的設定檔,可手動編輯:

sudo nano /etc/fstab

範例設定:

UUID=1234-ABCD /mnt/usb vfat defaults 0 0

mount -a

根據 fstab 內容執行一次性掛載,用來測試設定是否正確。

sudo mount -a

若出現錯誤訊息,表示設定有誤。

■ 故障排除工具

dmesg

查看Linux核心的日誌訊息,排查裝置連接或掛載問題。

dmesg | tail -n 20

journalctl

檢視更詳細的系統日誌(支援系統事件過濾與時間範圍)。

journalctl -xe

lsof

確認目前有哪些程序正在使用某個掛載點。

lsof /mnt/usb

fuser

強制結束正在佔用掛載點的程序(需小心使用)。

sudo fuser -km /mnt/usb

■ 網路共享掛載

cifs-utils

安裝後可掛載Windows或NAS的SMB/CIFS共享。

sudo apt install cifs-utils

nfs-common

用於掛載NFS共享資料夾的必要套件。

sudo apt install nfs-common

udisksctl

在無圖形介面環境下,快速掛載USB或外接裝置。

udisksctl mount -b /dev/sdb1
udisksctl unmount -b /dev/sdb1

8. FAQ:關於Ubuntu掛載操作的常見問題

Q1. 為什麼我的USB在Ubuntu中沒有自動掛載?

A. 如果你使用的是桌面環境(如GNOME或KDE),通常會自動掛載USB裝置。但在以下情況下可能不會自動掛載:

  • 使用的是Ubuntu Server等無圖形介面的版本
  • 裝置未正確被系統識別(可能是傳輸線或格式問題)
  • 該裝置沒有檔案系統或檔案系統已損壞

建議使用 lsblkdmesg 確認裝置是否被偵測,若無法自動掛載,可嘗試手動掛載。

Q2. 編輯fstab之後Ubuntu無法開機,該怎麼辦?

A. 若fstab設定錯誤,系統可能會在開機時卡在「維護模式(maintenance mode)」。

解決步驟如下:

  1. 進入維護模式後使用 nano 等編輯器修改fstab:
sudo nano /etc/fstab
  1. 將明顯錯誤的行加上 # 作為註解暫時停用
  2. 執行 mount -a 測試設定是否正確
  3. 修改完成後重新啟動系統

日後請記得修改fstab前先備份:

sudo cp /etc/fstab /etc/fstab.bak

Q3. 如何讓Windows共享資料夾(SMB)在每次開機時自動掛載?

A. 你可以透過 /etc/fstab 設定自動掛載SMB共享,但需妥善管理帳號與密碼資訊

  1. 先建立認證資訊檔 /etc/samba/credentials
username=your_username  
password=your_password
  1. 在fstab中加入設定:
//192.168.1.100/share /mnt/share cifs credentials=/etc/samba/credentials,iocharset=utf8 0 0
  1. 執行 sudo mount -a 確認是否掛載成功

Q4. 有辦法在掛載時不用每次輸入密碼嗎?

A. 有的,使用SMB共享時可透過認證資訊檔來免除每次輸入密碼的步驟(如上所述)。

對於本地USB裝置,如果你使用 /etc/fstab 搭配 defaults 選項進行設定,也不需再手動輸入密碼。

Q5. 要怎麼查看目前已掛載的裝置?

A. 可使用以下指令列出所有目前已掛載的裝置與其對應位置:

mount | column -t

或者,使用更圖像化的方式顯示掛載與檔案系統資訊:

lsblk -f

Q6. 使用umount時出現「target is busy」,無法卸載,怎麼辦?

A. 此錯誤表示裝置正在被某些程序使用中。可使用以下指令查看使用該掛載點的程序:

lsof /mnt/usb

若要強制終止並卸載,可使用:

sudo fuser -km /mnt/usb

之後再執行一次 umount 即可。

9. 總結

在Ubuntu中進行「掛載(mount)」操作,是正確使用儲存裝置與網路共享的基礎技能。本篇文章從概念解說到實際操作,並包含了常見錯誤與排除方法,目的就是讓初學者也能安心地掌握掛載技術。

以下是各章節的重點整理:

🔹 Ubuntu中「掛載」的基本概念

  • 掛載是將儲存裝置與檔案系統連結,使其能被系統存取
  • 與Windows不同,Ubuntu常需手動或明確指定掛載操作

🔹 手動掛載的基本方法

  • 使用 mount 指令將裝置掛載到指定資料夾
  • 裝置名稱可透過 lsblkblkid 查詢
  • 卸載請使用 umount 指令,以確保資料安全

🔹 開機自動掛載設定(fstab)

  • 透過 /etc/fstab 設定可實現開機自動掛載
  • 建議使用UUID以避免裝置名稱變動導致掛載錯誤
  • 編輯前請務必備份設定檔並進行測試掛載

🔹 處理USB與外接硬碟

  • 不同檔案系統(FAT32、exFAT、NTFS)需有對應的處理方式
  • 無法自動掛載時,可透過手動或 udisksctl 掛載
  • 拔除裝置前請務必先執行卸載操作

🔹 掛載網路磁碟(SMB/NFS)

  • 使用 cifs-utilsnfs-common 套件掛載共享資料夾
  • 使用認證資訊檔案以保護使用者名稱與密碼
  • 避免亂碼可設定 iocharset=utf8 並檢查locale

🔹 故障排除與常見問答

  • 詳解「target is busy」或「permission denied」等錯誤訊息的解決方式
  • 掌握 lsof, fuser, dmesg, journalctl 等輔助工具
  • 整理FAQ,幫助你快速找到實務上常遇到的問題解答

在Ubuntu中進行掛載作業雖然初期可能需要一些熟悉時間,但一旦掌握,會發現其彈性與自由度非常高

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從日常檔案管理、伺服器建置,到與NAS或Windows共享資料夾的整合,全面提升你在Ubuntu系統中的操作效率與便利性

年収訴求